1. 诗词作者
  2. 详情

苏洵

朝代:宋代

苏洵(1009年-1066年),字明允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眉山人)。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合称“三苏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苏洵长于散文,尤擅政论,议论明畅,笔势雄健,有《嘉祐集》传世。

名作:《上欧阳内翰第一书》《苏洵二十七始发愤》《六国论》《仲兄字文甫说》《仙都山鹿·客来未到何从见》《孙武》《辨奸论》《心术》《管仲论》《欧阳永叔白兔》

打开支付宝首页搜“673273051”领红包,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!打赏

大事年表

  父亲苏序,母亲史氏,有两位兄长苏澹、苏涣。苏洵少时不好读,19岁时娶妻程氏,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,经过十多年的苦读,学业大进。

  仁宗嘉祐元年(1056),他带领苏轼、苏辙到汴京,谒翰林学士欧阳修。欧阳修很赞赏他的《权书》、《衡论》、《几策》等文章,认为可与贾谊、刘向相媲美,于是向朝廷推荐。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,文名因而大盛。

  嘉祐二年(1057年),二子同榜应试及第,轰动京师。

  嘉祐三年(1058年),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,他推托有病,不肯应诏。

  嘉祐五年(1060年),经韩琦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,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,又授命与陈州项城(今属河南)县令姚辟同修礼书《太常因革礼》一百卷。书成不久,即去世,追赠光禄寺丞。

事佛奉道

  苏洵生活于佛、道发展兴盛的北宋前期,受时代潮流及出生环境的影响,苏洵也有一些佛、道观念。苏洵信奉佛道,其外在表现是游道观佛寺,交道士僧人,舍心爱之物为死去的亲人祈冥福等;其内在表现则体现了其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之中,苏洵的文学创作过程论受启于《庄子》,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话传奇,灵验故事,宫观胜境等,其政治思想从渊源、重要观点到语言文字无不留下道家的痕迹。苏洵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思想中涉及佛教的比较少见,受道家道教的影响却十分明显。

  苏轼在《子由生日,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》一诗中写道:“君少与我师皇坟,旁资老聘释迦文。”说的是苏轼苏辙兄弟庆历年间在家以父为师时的事情,可见苏洵对道释经籍是有所研读的,不仅如此,还让儿子也一起读。苏轼曾提到双亲笃信佛教:“昔予先君文安主薄赠中大夫讳洵,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,皆性仁行廉,崇信三宝。捐馆之日,追述遗意,舍所爱作佛事,虽力有所此,而志则无尽。”至于对道教的信仰,苏洵自己有记载:“洵尝于天圣庚午(即1030年)重九日玉局观无碍子肆中见一画像,笔法清奇。云乃张仙也,有祷必应。因解玉环易之。”苏洵十九岁娶眉山大户程氏之女为妻,到二十三岁(即天圣庚午)还未有子嗣,因此在游成都玉局观见到被称为以祈嗣的张仙画像,就购置回家。祈曰:“某等不德所召,艰于嗣息,堇皈遗教,瞻奉尊彦。夫妇行四拜礼,诣香案上香,献酒。读祝再四拜。”苏洵的佛道信奉主要体现在游览佛道的名胜古迹,接交道士、僧人。

  苏洵少不喜学,由于父亲健在,没有养家之累,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象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,走了不少地方。后来又陪同儿子两次进京,一次经水路,一次经陆路,遍游了沿途的名胜古迹。

  苏洵游过的道释名胜古迹大致有青城山和峨眉山、成都的玉局观、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、虔州的天竺寺、丰都的仙都观等。

  苏洵游峨眉山和青城山是在青少年时期,其《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》诗中云:“少年喜奇迹,落拓鞍马间。纵目视天下,爱此宇宙宽。岷峨最先见,晴光压西川。”

  庆历年间,苏洵进京参加制举考试,不中,便南游嵩洛庐山,在庐山他游历了东林寺和西林寺,并同这里的两位高僧讷禅师和景福顺长老交游月余。《忆山送人》诗中详细记载了这次游历的情形:“次入二林寺,遂获高僧言。问以绝胜境,导我同跻攀。逾月不厌倦,岩谷行欲殚。”苏洵在庐山同二僧共游居一个多月,并“获高僧言”这件事,苏轼、苏辙都有记载。苏辙云:“辙幼侍先君,闻尝游庐山过圆通,见讷禅师,留连久之。元丰五年以谴居高安,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。自言昔从讷于圆通,逮与先君游。岁月迁谢,今三十六年矣。二公皆吾里人,讷之化去已十一年。”从庐山下来,苏洵又南游虔州(今江西赣州),在虔州,苏洵结识了当地隐士钟子翼兄弟,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马祖岩和天竺寺。大概在皇祐初年,苏洵到岷山白云溪拜访了隐士张俞,苏轼在《张白云诗跋》中说:“张俞,少愚,西蜀隐君子也。与予先君游居岷山下……”张俞的事迹在王称的《东都事略》中有传,“张俞,字少愚,少嗜书,好为诗,……俞为人不妄忧喜,性淳情澹,有超然远俗之志。”朝廷曾六次下诏要其出仕,“卒不起,遂隐居青城山之白云溪。”按青城山白云溪是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廷晚年所居之地,文彦博治蜀时安排张俞居住白云溪,显然是张俞对道教有特别兴趣的原因,苏洵与他交游,道家道教大概是其交谈内容之一。嘉祐初,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,在京期间,认识了保聪禅师,“予在京师,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,及至蜀,闻其自京师归,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,凡若干年,而所居圆觉院大治。”

  嘉祐四年苏洵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,东出三峡,走水路进京,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,传说这是阴长生升仙的地方,写有《题仙都观》诗凭吊这个仙人。

文学成就

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。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“言当世之要”,是为了“施之于今”。

曾巩说苏洵“颇喜言兵”。苏洵还强调打速决战、突击取胜避实击虚、以强攻弱、善用奇兵和疑兵等战略战术原则。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,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。在《送石昌言使北引》中,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,藐视敌人,写得有气势。

 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,论据有力,语言锋利,纵横恣肆,具有雄辩的说服力。欧阳修称赞他“博辩宏伟”,“纵横上下,出入驰骤,必造于深微而后止”(《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》);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“指事析理,引物托喻”,“烦能不乱,肆能不流”(《苏明允哀词》),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。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,而又富于变化。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、纡徐宛转见长。苏洵在《上田枢密书》中也自评其文兼得“诗人之优柔,骚人之清深,孟、韩之温淳,迁、固之雄刚,孙、吴之简切”。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、凝炼隽永;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,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,如《仲兄字文甫说》,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,即是一例。

  苏洵论文,见解亦精辟。苏洵提倡学习古文,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;主张文章应“有为而作”,“言必中当世之过”;强调文章要“得乎吾心”,写“胸中之言”。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和共同要求。他特别善于从作品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与艺术特色。

  苏洵作诗不多,擅写五古,质朴苍劲。宋人叶梦得评其诗“精深有味,语不徒发,正类其文”(《石林诗话》)。其《欧阳永叔白兔》《忆山送人》《颜书》《答二任》《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》等都不失为佳作,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。

  在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的苏洵著作,原版本大都散佚,今存的有北宋刊: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》残卷。通行本有《嘉祐集》《15卷、《四部丛刊》影宋钞本。

谱学贡献

  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,他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,影响巨大,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谱范例。其体平列,世序直陈,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。在表中人名下注出其仕宦、行迹、配偶、死葬、享年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,各代标明辈分。其谱例以五世为表,以宗法为则,详近而略远,尊近而贬远,主张睦族、恤族、化俗。其特点是篇幅大,记载内容多。苏氏谱例与欧阳修创立的另一谱例一道,被世人称为“欧苏谱例”。

诗词名句

代表作

  • 古诗《上欧阳内翰第一书》 - - 苏洵 - - 中期 - - 洵布衣穷居,尝窃有叹,以为天下之人,不能皆贤,不能皆不肖,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,合必离,离必合。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,而范公在相府,富公为枢密副使,执事与余公、蔡公为谏官,尹公驰骋上下,用力于兵革之地。方是之时,天下之人,毛发丝粟之...
  • 古诗《苏洵二十七始发愤》 - - 苏洵 - - 乐天 - - 眉山苏洵,少不喜学,壮岁犹不知书。年二十七,始发愤读书。举进士,又举茂才,皆不中,曰:“此未足为我学也。”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。嘉佑初,与二子轼、辙至京师。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,士大夫争持...
  • 古诗《六国论》 - - 苏洵 - - 上林 - - 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 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或曰: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故曰:弊在赂秦也。 秦以攻取之外,小则获邑,大则得城。较秦之所得,与战胜而得者,其实百倍;诸侯之所亡,与战...
  • 古诗《仲兄字文甫说》 - - 苏洵 - - 霸王 - - 淘读《易》至《涣》之六四曰:“涣其群,元吉。”曰:“嗟夫!群者,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。盖余仲兄名涣,而字公群,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,而可乎?”他日以告,兄曰:“子可无为我易之?&rdq...
  • 古诗《仙都山鹿·客来未到何从见》 - - 苏洵 - - - - 客来未到何从见,昨夜数声高出云。 应是仙君老僮仆,当时掌客意犹勤。
  • 古诗《孙武》 - - 苏洵 - - 云烟 - - 天下之士与之言兵,而曰我不能者几人?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?言不穷矣,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?呜呼!至于用而不穷者,吾未之见也。《孙武十三篇》,兵家举以为师。然以吾评之,其言兵之雄乎!其书论奇权密机,出入神鬼,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...
  • 古诗《辨奸论》 - - 苏洵 - - 垂柳 - - 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静者,乃能见微而知著。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知之。人事之推移,理势之相因,其疏阔而难知,变化而不可测者,孰与天地阴阳之事。而贤者有不知,其故何也?好恶乱其中,而利害夺其外也! 昔者,山巨源见王衍曰:&...
  • 古诗《心术》 - - 苏洵 - - 羽扇 - - 为将之道,当先治心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然后可以制利害,可以待敌。 凡兵上义;不义,虽利勿动。非一动之为利害,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。夫惟义可以怒士,士以义怒,可与百战。 凡战之道,未战养其财,将战养其...
  • 古诗《欧阳永叔白兔》 - - 苏洵 - - 山林 - - 飞鹰搏平原,禽兽乱衰草。 苍茫就擒执,颠倒莫能保。 白兔不忍杀,叹息爱其老。 独生遂长拘,野性始惊矫。 贵人识筠笼,驯扰渐可抱。 谁知山林宽,穴处颇自好。 高飚动槁叶,群窜迹如扫。 异质不自藏,照野明暠暠。 猎夫指之笑,自匿苦...
  • 古诗《管仲论》 - - 苏洵 - - 回首 - - 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攘夷狄,终其身齐国富强,诸侯不敢叛。管仲死,竖刁、易牙、开方用,威公薨于乱,五公子争立,其祸蔓延,讫简公,齐无宁岁。夫功之成,非成于成之日,盖必有所由起;祸之作,不作于作之日,亦必有所由兆。故齐之治也,吾不曰管仲...
  • 古诗《养才》 - - 苏洵 - - 清谈 - - 奇杰之士,常好自负,疏隽傲诞,不事绳检,往往冒法律,触刑禁,叫号欢呼,以发其一时之乐而不顾其祸。嗜利酗酒,使气傲物,志气一发,则倜然远去,不可羁束以礼法。然及其一旦翻然而悟,折节而不为此,以留意于向所谓道与德可勉强者,则何病不去...
  • 古诗《九日和韩魏公》 - - 苏洵 - - 壮心 - - 晚岁登门最不才,萧萧华发映金罍。 不堪丞相延东阁,闲伴诸儒老曲台。 佳节久从愁里过,壮心偶傍醉中来。 暮归冲雨寒无睡,自把新诗百遍开。
  • 古诗《谏论》 - - 苏洵 - - 芝兰 - - 古今论谏,常与讽而少直。其说盖出于仲尼。吾以为讽、直一也,顾用之之术何如耳。伍举进隐语,楚王淫益甚;茅焦解衣危论,秦帝立悟。讽固不可尽与,直亦未易少之。吾故曰:顾用之之术何如耳。然则奚术而可?曰: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...
  • 古诗《自尤·五月之旦兹何辰》 - - 苏洵 - - 传言 - - 五月之旦兹何辰,有女强死无由伸。 嗟予为父亦不武,使汝孤冢埋冤魂。 死生寿夭固无定,我岂以此辄怨人。 当时此事最惊众,行道闻者皆醉辛。 余家世世本好学,生女不独治组{左纟右川}。 读书未省事华饰,下笔亹亹能属文, 家贫不敢...
  • 古诗《游嘉州龙岩·系舟长堤下》 - - 苏洵 - - 佳境 - - 系舟长堤下,日夕事南征。 往意纷何速,空严幽自明。 使君怜远客,高会有馀情。 酌酒何能饮,去乡怀独惊。 山川随望阔,气候带霜清。 佳境日已去,何时休远行。...
  • 古诗《张益州画像记》 - - 苏洵 - - 游子 - - 至和元年秋,蜀人传言有寇至,边军夜呼,野无居人,谣言流闻,京师震惊。方命择帅,天子曰:“毋养乱,毋助变。众言朋兴,朕志自定。外乱不作,变且中起,不可以文令,又不可以武竞,惟朕一二大吏。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,其命往抚朕师?”...
  • 古诗《送石昌言使北引》 - - 苏洵 - - 翠微 - - 昌言举进士时,吾始数岁,未学也。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,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;家居相近,又以亲戚故,甚狎。昌言举进士,日有名。吾后渐长,亦稍知读书,学句读、属对、声律,未成而废。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。后十余年,昌言及第第...
  • 古诗《题三游洞石壁》 - - 苏洵 - - - - 洞门苍石流成乳,山下长溪冷欲冰。 天寒二子苦求去,我欲居之尔不能。
  • 古诗《送石昌言为北使引》 - - 苏洵 - - 天地 - - 昌言举进士时,吾始数岁。未学也。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,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;家居相近,又以亲戚故,甚狎。昌言举进士,日有名。吾后渐长,亦稍知读书,学句读、属对、声律,未成而废。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甚恨。后十余年,昌言及第...
  • 古诗《过木枥观》 - - 苏洵 - - - - 闻道精阳令,当时此学仙。 练形初似鹤,蜕质竟如蝉。 藓上搘棺石,云生画影莚。 舟中望山上,唯见柏森然。
  • 古诗《送蜀僧去尘·十年读易费膏火》 - - 苏洵 - - 知音 - - 十年读易费膏火,尽日吟诗愁肺肝。 不解丹青追世好,欲将芹芷荐君盘。 谁为善相应嫌瘦,后有知音可废弹。 拄杖挂经须倍道,故山春蕨已阑干。
  • 古诗《颜书·任君北方来》 - - 苏洵 - - 平生 - - 任君北方来,手出邠州碑。 为是鲁公写,遗我我不辞。 鲁公实豪傑,慷慨忠义姿。 忆在天宝末,变起渔阳师。 猛士不敢当,儒生横义旗。 感激数十郡,连衡斗羗夷。 新造势尚弱,胡为力未衰。 用兵竟不胜,叹息真数奇。 杲兄死常山,烈士泪...
  • 古诗《万山·万山临汉江》 - - 苏洵 - - 山水 - - 万山临汉江,杰立与岘偶。 杜公破三吴,磊落叔子后。 当年爱山意,无乃求自附, 自比诚不慙,山水亦奇秀。 羊公苟有知,当为颔其首。
  • 古诗《题白帝庙·谁开三峡才容練》 - - 苏洵 - - 劳神 - - 谁开三峡才容練,长使群雄苦力争, 熊氏凋零馀旧族,成家寂寞闭空城。 永安就死悲玄德,八阵劳神叹孔明。 白帝有灵应自笑,诸公皆败岂由兵。
  • 古诗《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》 - - 苏洵 - - 肌肤 - - 栽松成径百余尺,隔径开堂似两家。 厌事共邀终日饮,渴春先赏未开花。 客来庭树鸣寒鹊,酒入肌肤忆冷蛇。 衰病不胜杯酒困,醉归倾倒欲乘车 ...
  • 古诗《忆山送人·少年喜奇迹》 - - 苏洵 - - 尘土 - - 少年喜奇迹,落拓鞍马间。 纵目视天下,爱此宇宙宽。 山川看不厌,浩然遂忘还。 岷峨最先见,晴光厌西川。 远望未及上,但爱青若鬟。 大雪冬没胫,夏秋多虵蚖。 乘春乃敢去,匍匐攀孱颜。 有路不客足,左右号鹿猿。 阴崖雪如石,迫暖成...
  • 古诗《初发嘉州·家托舟航千里速》 - - 苏洵 - - 枕席 - - 家托舟航千里速,心期京国十年还。 乌牛山下水如箭。忽失峨眉枕席间。
  • 古诗《答二任五言二十韵》 - - 苏洵 - - 苦竹 - - 鲁人贱夫子,呼丘指东家。 当时虽未遇,弟子已如麻。 奈何乡闾人,曾不为叹嗟。 区区吴越间,问骨不惮遐。 习见反不怪,海人等龙虾。 嗟我何足道,穷居出无车。 昨者入京洛,文章被人夸。 故旧未肯信,闻之笑呀呀。 独有两任子,知我有...
  • 古诗《荆门惠泉·古郡带荒山》 - - 苏洵 - - 依旧 - - 古郡带荒山,寒泉出西郭。 嘈嘈幽响远,衮衮清光活。 当年我少年,系马弄潺湲。 爱此泉旁鹭,高姿不可攀。 今逾二十载,我老泉依旧。 临流照衰颜,始觉老且瘦。 当时同游子,半作泉下尘。 流水去不返,游人岁岁新。...
  • 古诗《涵虚阁·幽居少尘事》 - - 苏洵 - - 传家 - - 幽居少尘事,潇洒似江村。 苔藓深三径,衣冠盛一门。 岭云时聚散,湖水自清浑。 世德书芳史,传家有令孙。
  • 古诗《题阎立本画水官》 - - 苏洵 - - 雷霆 - - 水官骑苍龙,龙行欲上天。 手攀时且住,浩若乘风船。 不知几何长,足尾犹在渊。 下有二从臣,左右乘鱼鼋。 矍铄相顾视,风举衣袂翻。 女子侍君侧,白颊垂双鬟。 手执雉尾扇,容如未开莲。 从者八九人,非鬼非戎蛮。 出水未成列,先登扬...
  • 古诗《菊花·骚人足奇思》 - - 苏洵 - - 加料 - - 骚人足奇思,香草比君子。 况此霜下杰,清芬绝兰茞。 气稟金行秀,德备黄中美。 古来鹤发翁,餐英饮其水。 但恐蓬藋伤,课仆加料理。
  • 古诗《送王吏部知徐州》 - - 苏洵 - - 太守 - - 东徐三齐之南邻,夫子岂是三齐人。 辞嚣乞静得此守,走兔入薮鱼投津。 徐州胜绝不须问,请问项籍何去秦? 江山雄豪不相下,衣锦游戏欲及晨。 霸王事业今已矣,但有太守朱两轮。 还乡据势与古并,岂有汉戟窥城闉。 论安较利乃公胜,行...
  • 古诗《游陵云寺·长江触山山欲摧》 - - 苏洵 - - 变化 - - 长江触山山欲摧,古佛咒水山之隈, 千航万舸膝前过,仰视绝顶皆徘徊。 足踏重涛怒汹涌,背负乔岳高崔嵬。 予昔过此下荆渚,班班满面生苍苔。 今来重到非旧观,金翠晃荡祥光开。 萦回一径上险绝,却立下视惊心骸。 蜀江迤逦渐不见,沫...
  • 古诗《送任师中任清江》 - - 苏洵 - - 烽火 - - 吾喜送任师,羡君方少年。 有如伏枥马,看彼始及鞍。 奔腾过吾目,萧条正思边。 谁知脱吾羁,傲睨登太山。 君今始得县,翱翔大江干。 大江多风波,渺然势欲翻。 浩荡吞九野,开阖壮士肝。 人生患不出,局束守一廛。 未常见大物,不识天...
  • 古诗《和杨节推见赠》 - - 苏洵 - - 苦寒 - - 与君多乖睽,邂逅同泛峡。 宋子虽世旧,谈笑顷不接。 二君皆宦游,畴昔共科甲。 唯我老且闲,独得离圈柙。 少年实强锐,议论今我怯。 有如乘风箭,勇发岂顾帖。 置酒来相邀,殷勤为留楫。 杨君旧痛饮,浅水安足涉。 嗟我素不任,一酌已...
  • 古诗《香·捣麝筛檀入范模》 - - 苏洵 - - 工夫 - - 捣麝筛檀入范模,润分薇露合鸡苏。 一丝吐出青烟细,半炷烧成玉筋粗。 道士每占经次第,佳人惟验绣工夫。 轩窗几席随宜用,不待高擎鹊尾炉。
  • 古诗《朝日载升》 - - 苏洵 - - 踽踽 - - 朝日载升,薨薨伊氓。 于室有绩,于野有耕。 于途有商,于边有征。 天生斯民,相养以宁。 嗟我何为?踽踽无营。 初孰与我,今孰主我? 我将往问,安所处我? ...
  • 古诗《上田待制》 - - 苏洵 - - 负重 - - 日落长安道,大野渺荒荒。 吁嗟秦皇帝,安得不富强。 山大地脉厚,小民十尺长。 耕田破万顷,一稔粟柱梁。 少年事游侠,皆可荷弩枪。 勇力不自骄,颇能啖干粮。 天意此有谓,故使连西羌。 古人遭边患,累累斗两刚。 方今正似此,猛士强...
  • 古诗《游嘉州龙严》 - - 苏洵 - - 佳境 - - 系舟长堤下,日夕事南征。 往意纷何速,空严幽自明。 使君怜远客,高会有馀情。 酌酒何能饮,去乡怀独惊。 山川随望阔,气候带霜清。 佳境日已去,何时休远行。...
  • 古诗《九日和魏公》 - - 苏洵 - - 壮心 - - 晚岁登门最不才,萧萧华发映金罍。 不堪丞相延东阁,闲伴诸儒老曲台。 佳节久从愁里过,壮心偶傍醉中来。 暮归冲雨寒无睡,自把新诗百遍开。
  • 古诗《题仙都观·飘萧古仙子》 - - 苏洵 - - 心肝 - - 飘萧古仙子,寂寞苍山上。 观世眇无言,无人独惆怅。 深岩耸乔木,古观霭遗像。 超超不可揖,真意谁复亮。 蜿蜒乘长龙,倏忽变万状, 朝食白云英,暮饮石髄鬯。 心肝化琼玉,千岁已无恙。 世人安能知,服药本虚妄。 嗟哉世无人,江水空荡...
  • 古诗《答二任·鲁人贱夫子》 - - 苏洵 - - 闲居 - - 鲁人贱夫子,鸣丘指东家。 当时虽未遇,弟子已如麻。 奈何乡闾人,曾不为叹嗟。 区区吴越间,间骨不惮遐。 羽见反不怪,海人等龙蝦。 嗟我何足道,穷居出无车。 昨者入京洛,文章彼人夸。 故旧未肯信,闻之笑呀呀。 独有两任子,知我有...
  • 古诗《答陈公美·少壮事已远》 - - 苏洵 - - 悲哀 - - 少壮事已远,旧交良可怀。 百年能几何,十载不得偕。 念昔居乡里,游处了无猜。 饮食不相舍,谈笑久所陪。 拜君以为兄,分蜜谁能开。 齿发俱未老,未至衰与颓。 我子在襁褓。君犹无婴孩, 君后独舍去,为吏天一涯。 我又厌奔走,远引不...
  • 古诗《藤樽·枯藤生幽谷》 - - 苏洵 - - 君子 - - 枯藤生幽谷,蹙缩似无材。 不意犹为累,刳中作酒杯。 君知我好异,赠我酌村醅。 衰意方多感,为君当数开。 藤樽结如螺,村酒绿如水。 开樽自献酬,竟日成野醉。 青莎可为席,白石可为几。 何当酌清泉,永以思君子 ...
  • 古诗《送陆权叔提举茶税》 - - 苏洵 - - 日夜 - - 君家本江湖,南行即邻里。 税茶虽冗繁,渐喜官资美。 嗟君本笃学,寤寐好文字。 往年在巴蜀,忆见《春秋》始。 名家乱如发,棼错费寻理。 今来未五岁,新《传》动盈几。 又言欲治《易》,杂说书万纸。 君心不可测,日夜涌如水。 何年...
  • 古诗《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》 - - 苏洵 - - 尘土 - - 少年喜奇迹,落拓鞍马间。 纵目视天下,爱此宇宙宽。 山川看不厌,浩然遂忘还。 岷峨最先见,睛光厌西川。 远望未及上,但爱青若鬟。 大雪冬没胫,夏秋多蛇蚖。 乘春乃敢去,葡匐攀孱颜。 有路不容足,左右号鹿猿。 阴崖雪如石,迫暖成...
  • 古诗《寄杨纬·家居对山木》 - - 苏洵 - - 飘忽 - - 家居对山木,谓是忘言伴。 去乡不能致,回顾颇自短。 谁知有杨子,磊落收百段。 拣赠最奇峰,慰我苦长叹。 连城尽如削,邃洞幽可款。 回合抱空虚,天地耸其半。 舟行因乐载,陆挈敢辞懒。 飘飘忽千里,有客来就看。 自言此地无,爱惜苦...
  • 古诗《昆阳城·昆阳城外土非土》 - - 苏洵 - - 无补 - - 昆阳城外土非土,战骨多年化墙堵。 当时寻邑驱市人,未必三军皆反虏。 江河填满道流血,始信武成真不误。 杀入应更多长平,薄赋宽征已无补。 英雄争斗岂得已,盗贼纵横亦何数。 御之失道谁使然,长使哀魂啼夜雨。 ...
  • 古诗《答张子立见寄》 - - 苏洵 - - 通衢 - - 舟行道里日夜殊,佳士恨不久与俱。 峡山行尽见平楚,舍舡登岸身无虞。 念君治所自有处,不复放纵如吾徒。 忆昨相见巴子国,谒我江上颜何娱。 求文得卷读不已,有似骏马行且且。 自言好学老未厌,方册几许鲁作鱼。 古书今文遍天下...